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從1931年到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同世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並肩戰勝了法西斯主義。今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份,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在抗戰全過程中國共產黨始終勇立潮頭挺膺擔當,以強有力的政治領導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份,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牽制兵力最多、付出犧牲最大。1931年,日本關東軍突襲瀋陽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此時距離德國閃擊波蘭尚有八年,離珍珠港事件更有十年之遙,中國軍民就已打響了反法西斯戰爭第一槍。抗戰最艱苦的歲月,中國牽制了逾70%的日本陸軍主力,扼住了日本與德意會師全球戰場的咽喉要道,為蘇聯和西方盟軍贏得了至關重要的戰略空間。十四年的烽火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約佔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
澳門在這場戰爭中從未缺席,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澳門社會各界救濟了大量因戰爭流離失所的同胞,克服萬難提供住所、糧食和醫療等幫助;以馬萬祺、何賢、柯麟等為代表的澳門愛國人士突破日寇重重封鎖向前線輸送物資款項,大批濠江熱血青年義無反顧奔赴珠三角和東江等地區抗日前線;愛國團體籌集鉅款支持前線將士,積極推動抗戰文化宣傳。澳門出生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寫的《黃河大合唱》發出民族危亡的怒吼,成為救亡圖存的最強音。歷史不會忘記澳門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不會忘記澳門同胞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堅持和平、正義、全面、客觀的正確二戰史觀。歷史不容篡改,事實不容抹殺。時至今日,個別國家和政客為攫取地緣政治私利,罔顧歷史事實,仍在刻意淡化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重要貢獻,公然美化殖民統治,甚至直接否認法西斯侵略歷史和日軍侵略的野蠻罪行。這一行徑令人不齒,也是自取其辱,是對聯合國憲章的挑戰,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對人類良知的挑戰,也是對所有戰勝國人民的挑戰。任何歪曲二戰歷史真相的圖謀,14億多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中國將與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一道,同一切歪曲、美化、否認侵略歷史的錯誤行徑鬥爭到底,共同守護歷史真相,共同捍衛世界和平。
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二戰勝利成果的集中體現,奠定了戰後國際秩序的基石。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國永遠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而是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理念倡議,正是對二戰勝利寶貴經驗的繼承和發展,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將堅定不移與國際社會一道,踐行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築牢安全的決心,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相信,澳門各界必將堅定傳承愛國優良傳統,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