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截獲外來物種 上半年一千零廿六批次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活體亞特拉斯大兜蟲、蘇卡達陸龜、白手幽靈吸血鬼蟹……各類「異寵」企圖潛伏入境?拱北海關對外發佈消息,今年以來,該關已在拱北、港珠澳大橋、橫琴等多個口岸截獲惡魔蟹、寵物龜、觀賞魚等外來物種一百餘種、一千零二十六批次。

 科技賦能預警研判

 隨著近年來國內「異寵」市場火爆,口岸相關查獲情事也增多。拱北海關運用風控資料大模型對異寵查發案例複盤分析,梳理出八類高風險物品影子產品及多個高風險國家(地區)的郵件進行重點佈控。

 今年一至六月,運用監控模型重點佈控,檢出有害生物一萬四千批次。

 嚴密口岸檢疫監管

 今年三月四日,拱北海關隸屬閘口海關在拱北口岸截獲外來物種橙紅陸寄居蟹七十二隻,這是繼二月份該關截獲六十隻該物種後的連續第二次截獲。

 為嚴密防範外來物種跨境入侵,拱北海關持續加強口岸監管,在各口岸組建專業監測團隊,設置各類監測點三百餘個,綜合運用「人-機-犬-儀」智慧手段,自主開發「禁止攜帶物資訊自動錄入」資料抓取小程式,現場檢疫處置效率提升百分之七十。今年以來,該關截獲禁止攜帶入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近二萬一千批次。其中,坎伯蘭彩龜在全國範圍內無截獲記錄,關區首次檢出咖啡果小蠹。

 二0二三年七月開始的海關「嚴防外來物種入侵三年專項行動」正在持續開展,拱北海關打造「職能+風控+現場+緝私」立體防控格局,成功查辦「全國首例非法引進外來物種案」,填補相關裁判規則空白,該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二0二四年度十大案件」和「二0二四年十大法律監督案例」。

 協同深化社會共治

 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題是「走深走實十周年」,拱北海關多個普法宣傳陣地創新形式,通過海關開放日、故事進校園、標本進景區、案例進口岸等「走心」互動,全方位開展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活動五十餘場次,覆蓋受眾逾十一萬人,讓守護國門生物安全從「共識共情」到「共鳴共治」。

 此外,該關加強與澳門市政署以及地方農林、生態環境、檢察院、法院、司法鑒定機構等部門的溝通交流,建立資訊共用、定期通報、聯動協作等機制,開展外來物種本底調查,推動區域生物安全一體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