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恆)手札裏的字組   胡思遠

水一期。

談談趙孟頫新手札裏的字組。字組的概念在書法裏很常見,以行草書出現可以說很有美感。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個代表。我屢屢把書法家的某些字組放大置頂在自己的微信封面,時時瞻仰。

這種感覺有點像座右銘,又有點像家中掛字畫。一個書香門第,家裏如果不掛字畫,不放書,長此以往,你的書卷氣也會消失殆盡,書卷氣自然也是熏陶的結果,你要長時間浸淫在那種環境中才有結果,寫字讀書亦是如此。上期提到,趙孟頫的行書有書卷氣,不僅如此,據記載,趙孟頫有仙氣,他入元殿上朝,仙氣飄飄,一步十里。我想大約是趙孟頫浸淫在某種狀態下,有了仙氣書卷氣,才給了他這種不凡的書寫狀態。想獲得書卷氣和仙氣,往往要讀一些詩,李杜白二謝三曹這些自是不必多說,郭璞的詩也甚好,最近有讀,甚至讀一些玄學的刊物,世說新語,自魏晉開始有清談。說到清談,就說到道,說到道,就想起最近一個比較有名的導遊講魯迅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我曾經也分享過,叫做「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說魏晉人練丹,把下面的網友留言嚇壞了,大都覺得那時人不可思議,不懂化學元素汞,由此避而遠之不敢談道,很多人繼而談道色變,我想,他們大概率是不知道啥是煉內丹吧。當然由煉丹這件事我想到,魏晉之前的人想長生不老,情有可原,因為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大家想一想,也不算是愚蠢,因此不知道水銀有毒,也算說得通,長生不老也是理想化的一種表現,哪個都不想有病有痛。今人如果擔心會誤入歧途,真的是杞人憂天了,現在網絡這麼發達。

說回字組,我在手札中,發現幾個字組的解釋,經我解釋特別有玩味,例如,「圍爐」,選自啟功的某一幅手札,大概意思是圍爐夜話,知己暢所欲言。趙孟頫手札中,「忽得」,可理解為忽然獲得,或者說頓悟,頓悟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學裏也可以拿出來多講,曾經就有老師講過,「自可」,大約意思是自我感覺還可以,自我感覺良好,聽起來相當自負自戀,但很樂觀,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