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九月港人跨境消費 投訴同比增幅近七成
【香港中通社10月15日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15日召開記者會,公佈今年首9個月涉及跨境消費的投訴有431宗,較去年同期多175宗,增幅近7成。
消委會表示,為加強跨境消費保障,已經與36個地區的消費者保護組織,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門及內地超過30個省市,達成合作協議,建立投訴個案轉介機制。
其中,有案例投訴人到泰國自駕遊,通過平台預訂租車服務,還車時,職員指車頭擋風玻璃有一處米粒大小的損壞,並以手機首次展示「賠償明細表」要求投訴人賠償16050泰銖,投訴人雖有質疑,但因登機時間臨近,且溝通困難,於是無奈付款。
投訴人懷疑租車公司涉及不良營商手法,於是回港後聯絡消委會,在香港消委會與泰國消委會調停後,租車公司願意安排全額退款,將款項退回付款信用卡帳戶,個案得以順利解決。
消委會建議,若跨境消費不幸發生爭議,消費者可先嘗試與商戶直接協商,並保留完整的溝通紀錄。如協商不果,可嘗試向居住地的消保組織求助。若兩地消保組織已簽署合作協議,將可按機制轉介個案,以調停方式嘗試解決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