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醬園弄》到《閻瑞生》: 民國奇案背後的社會鏡像 承鈺
相較之下,「閻瑞生案」則展現了較早時期,民國時期上海紙醉金迷背後的黑暗面。閻瑞生出身優渥,畢業於名校震旦大學,本有着高薪厚職,卻因沉迷風月場所與賭博,致使債台高築。一九二零年,為償還賭債,他盯上了當時上海有名的妓女王蓮英。王蓮英在一九一七年冬季上海名妓競選活動中當選「花務總理」而名噪一時,此女行事高調,常佩戴名貴首飾招搖過市。閻瑞生精心策劃,先是購買麻醉藥和繩索,又向好友朱老五借來高級轎車,以出遊兜風為名騙王蓮英上車。行至滬郊北新涇時,他和事先等候的吳春芳合力用麻醉藥棉花悶倒王蓮英並將其勒死,搶走財物後逃竄。然而因為埋屍處理上的失策,閻瑞生迅速在徐州火車站被包探抓捕,經會審公廨、淞滬護軍使署兩次審理後,被判死刑並在龍華西炮台大操場槍決,曾經的大好青年就此喪命。
閻瑞生案發生於一九二零年,比「醬園弄殺夫案」早了二十多年,當時上海正處於極度繁華、風氣開放的時期,這起案件一經曝光,便引發社會極大轟動,人們紛紛譴責閻瑞生的貪婪與殘忍。案件發生後,迅速被改編成電影《槍斃閻瑞生》,作為中國第一部劇情長片載入電影史冊,還被改編成話劇等多種藝術形式不斷上演,足見其在當時的影響力。
無論是《醬園弄》中受家暴女性的反抗,還是《閻瑞生》裏因貪念走向毀滅的悲劇,這兩起民國奇案都深深烙印着時代的痕跡,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複雜面貌,成為後人窺探民國歷史、社會觀念變遷的重要視窗,時刻提醒着人們關注人性、社會制度以及時代背景對個體命運的深遠影響,兩個不同出身、走向的人,亦有着被命運推向不同極端結局的故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