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時差問題 甘遠來
異國旅遊除了需要克服風土人情、氣候口音、飲食口味的差異之外,還要克服時差。
長途旅行可以增長見聞,見識日常生活以外的人事物,許多旅行經歷會在無形中潛入意識,改變、拓展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這種增長是有益而健康的。現代科技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我們由陸地走向海洋,繼而航行天際,天空裏的交通讓旅行時間大大縮減。然而,跨越洲際的旅途仍須花費大量時間,在飛機上無所事事,唯有合眼休息,合眼久了便會陷入睡眠。一覺醒來,日夜顛倒,讓人在錯愕和惶惑當中生出「空中無日月,歲盡不知年」之感。
人類沒有專門感受時間變化的器官,以致面對沒有實感的時差,我們感到混亂和不安。
調整睡眠秩序的時間因人而異。我在異國旅行,常常早出晚歸,一日下來通常總會暴走萬步,身體自然十分疲憊,總是匆匆洗漱沐浴後倒頭便睡。反而回到澳門後,躺在舒適熟絡的床鋪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看來調整個人的時間秩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八十日環遊世界》裏主人翁福格與人打賭,決意在八十日內環遊世界,途中坐遠洋渡船和鐵路,甚至出現了罕見的交通工具(雪橇和大象),最後因為換日線的時差而贏下打賭。我相信凡爾納在一八七三年出版的這本書,早已預示了長途旅行中時差帶來的樂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