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小憩)重視生命  邱文

今年以來,極端天氣釀成的自然災害遍布全球各地,極端高溫、超強降雨此起彼伏,炎熱致死、暴雨引發泥石流、山洪暴發破壞城鎮,摧毁生命財產,一幕幕呈現人們面前,令人束手無策,卻也從中看到在救災過程中,對生命有多重視,也展現意志和實力。

天災無情,往日自然災害多以「多少年一遇」來形容,可是,今年以來,竟似集中在這個年頭湧現,對世界各地大有展現大自然「威力」的勢態。人在天地間的渺小、無力可見一斑。只是,在無情的自然災害肆虐下,考驗地方、國家的救災抗災意志和實力,其中,不乏我國多處搶險救人的片段在社交平台呈現出來,教人動容。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在自然災害中,經常有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洪災……只是,今年在各地出現的強暴雨每每來得急促,短時間便錄得每小時超過百毫米雨量引發災情的險象相繼出現,澳門也在早前出現近四個小時黑雨,路氹、氹仔錄得一小時超過百毫米降雨,累計超二百毫米雨量,令我們這個南方城市和年雨量充沛地方,也大有「吃不消」之嘆,可見箇中危害。

只是,澳門面對黑色暴雨侵襲,也具備了應對手段,受到影響而水浸地區,也能在雨後快速退水,確保社會秩序正常運行。這,是當年經歷「天鴿」風暴潮災害以後,全社會形成的抗災救災搶險部署,令行政當局具備馳援力量化解自然災害引發的險情。從而,讓大家從受災中確保生命至上的搶險救緩力度,不敢鬆懈。

吃一塹,長一智,是中華民族智慧,也是我們在生存發展中確立起來的信條,尤以重視人們生命安全,從而建立起來高度責任感、全民共識的救災援助部署。看到每年澳門的民防行動演練和應付颱風來襲,看到回家省市遇上洪災,部隊搶險救人和善後,更確認我們中華民族對生命的重視,與天災爭奪人們生存機會的強大意志,一脈相承,鑄刻在民族精神基因中,展現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