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本澳海關日前搗破一個位於北區的水客活動散貨點,查獲一批舊手提電腦及舊電子產品,兩人涉案被查,其中一名是十四歲男學生。有團體關注學生「走水」問題。
今個月二十八日下午,海關人員對一個懷疑水客活動散貨點進行監察,期間發現一名男性水客從目標單位步出並向關閘方向離去,口岸關員隨即在出境旅客檢查區進行截查,並在該名男性水客的隨身物品中查獲舊電子產品。經查問,其承認在目標單位取貨及帶貨出境。海關人員見時機成熟立即對目標單位採取行動,在單位內查獲一名女性現場負責人,以及舊手提電腦二百七十八部及舊電子產品九百件,涉案貨物估值約十八萬澳門元。
兩名涉案人士分別為六十歲女性現場負責人及十四歲男性學生水客。現場負責人涉嫌組織水客透過「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貨物偷運出境到內地,逃避正常貿易活動的監管,同時因未能出示涉案貨物之來源證明文件,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涉案現場負責人作出起訴,一經處罰,最高可被科處五萬澳門元罰款,而被緝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另外,該名現場負責人涉嫌違反《禁止非法工作規章》,將交由勞工事務局跟進處理。同時涉案單位因未具備營業許可證明文件,將交由財政局跟進處理。
海關就上述未成年水客個案已聯絡其監護人協助處理,並透過已建立的溝通機制通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跟進。海關又呼籲公眾切勿因貪圖利益而從事水客活動,以身試法。海關會密切監察,動態調整執法策略,全力打擊水客活動。
對於海關在北區搗破水客散貨點,期間截獲一名十四歲男學生水客。學聯理事長蕭顯華稱,「走水」屬違法行為,嚴重影響到青年學生的價值觀、金錢觀和守法意識,必須堅決抵制。他建議除加強學生的守法意識外,政府、學校和家庭亦需加強相關宣傳教育,尤其普及到家長層面,同時應引導青年透過合法途徑尋找兼職,重點提醒相關注意事項,樹立正確守法意識。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鄭啟樂稱,青年在暑假期間或有求職需求,而「走水」門檻相對較低,青年未意識到違法的嚴重性和後果,被不法分子誤導,他建議政府可透過輔警體驗營等多元化教育方式,讓青年更深刻了解相關法律知識,並推出升學或職場體驗計劃等,讓學生善用暑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