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不是旅館是報館 喬捷
報館身在旅遊區兼設計得好看,原來也會有麻煩。就說我們紅窗門街的《華僑報》,本身就是個文物,用來拍電影,從樓下到樓上,可以取景的角度多,完全就像王家衛的電影世界裏面,主角周慕雲上班的那家報館。我大學時每次去報館取稿費,腦內就有好多小說故事的情節冒出來。建築設計和環境氣氛,會影響一個人,會給人創意和靈感,會使人更好的旅遊體驗,這點毫無疑問。
這週去了報館一趟,那時還沒有關門時間,竟發現門被關起來,心想是不是報館同事提早下班呢,往門裏面一探,又發覺大家都在工作。我敲了敲門,接待的姐姐過來問我甚麼事,然後把門打開。邊等着取稿費,報館的同事就跟我講起把關鎖起來的理由──原來是有太多白撞進報館「找房間」,不知哪來的風,抑或是大家都看錯,竟有好多旅人誤把報館當旅館,明明大大的招牌寫着《華僑報》,還是有人不斷來問,於是報館同事決定差不多時間就把門鎖起來,省得人自己跑進去又要大費唇舌禮貌送客。
被報館同事那麼一說,看看《華僑報》接待處,還真有幾分似酒店前台,我從大門口走出去以前,還特意回頭再望一望,要說風格,似乎還比前面福隆新街的新華大旅館,多出幾分典雅,彷彿就像是個民國時代的亞朵酒店(內地以文青風聞名的新派酒店)一樣。
雖然把報館當旅館是個美麗的誤會,但誰知假以時日這棟經典的建築,又會不會煥發新的生命。美麗的建築會引人遐想,紅窗門街的《華僑報》就是那麼一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