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讀書是一種實力指標  星雲大師 劉長樂

現在,我在世界各地創建了西來大學圖書館、南華大學圖書館、宜蘭老奶奶紀念圖書館、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圖書館、新竹無量壽圖書館、佛光山民眾圖書館、大慈庵圖書館、大慈育幼院兒童圖書館,及叢林學院研究館、男眾學部圖書館、女眾學部綜合圖書館、國際學部圖書館、揚州鑒真圖書館等海內外二十六所圖書館。另外,佛光山海內外百餘所別分院,如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等,亦皆設有圖書館。其中揚州的鑒真圖書館按照國際一流圖書館標準進行單體設計,是目前中國佛教學院中規模最大的圖書館,設計藏書十萬冊,目前已擁有六萬多冊,還在陸續增加中,其中也有劉總裁捐獻的一百多種圖書。

長樂先生:我現在很難去圖書館享受讀書的樂趣了,只能把隨身的行李箱變成個小書攤,打開箱子,必定有幾本書等着你來讀。多年讀書的經歷告訴我,甚麼是讀書的真境界呢?有空就讀,如醉如癡。這就真正把讀書納入你的生命了。

我最近比較有感悟的幾本書和大師分享一下。大前研一的《美國再見》最近在國內出版了,作者特別強調了專業化的問題,比如他談到美國的記者都是資深的,日本、台灣、香港的記者都是小年輕,所以出不了世界著名的專欄作家。我覺得我們的記者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動不動就想當主持人,動不動就想當管理層,在美國沒有這個觀念。大前研一說,美國記者最後的職業出路都是專欄作家,而且專欄作家是必須依託於記者這個職業的。所以我在思考,培養記者的問題上,應該延續專業化路線,要樹立一種觀念,就是不見得你必須當上主播或者管理層你就出息了,你好好當記者,搞專欄,一樣有出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