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勢經文)明搶  方道源

又是旅行旺季,因為種種傳言,今年乘坐飛機的次數一定比以往少,於是國內就成為熱門旅行勝地。如果可以選擇,我在內地旅行,會乘坐飛機也不選擇高鐵。如果連同check-in、安檢的時間,乘坐高鐵大有可能比飛機方便,而且在高鐵上可以隨意上網,座位亦較飛機舒適,價錢亦便宜,但購買車票絕不容易,一家人想在旺季時坐在附近,正常情況下幾乎沒有可能。

自己在日本、台灣都有坐高速的列車,基本上都是可以隨意選擇合適的時間,但這個不適用於內地,無論使用任何軟件,上一秒還是顯示未開售,下一秒就已經全部售罄,是需求在短短一秒間發生嗎?我看未必,更多時候是利字當頭,效益推動。

用過訂票系統都知道,除了正常的鐵道app外,還有一系列的搶票仲介,就連最大的酒店訂購網站,都有高鐵票搶購,這些服務,當然不是免費午餐。正常來說,一般人乘坐交通工具的首要需求是「到達目的地」,其次才是「舒適」,所以飛機經濟艙的需求會大於商務艙,出奇地,從網上購買高鐵車票,恰恰相反,商務艙和一等座更快售罄,才半秒鐘就全部賣斷,估計是用外掛程式接入;而二等座往往是相隔數分鐘才漸漸售完,更似人手搶票。

為了便於民生,高鐵的退票成本很低,但卻成為另外一個可以獲利的缺口,願意為搶票多花金錢的,必然是經濟狀況相對寛裕的人,他們更願意購買舒適,於是搶票集團就針對這批客戶去搶,並壟斷式定價,這樣才能夠解釋為甚麼越接近出發日期,購買成功的機會更高,因為這段時間可以看看誰願意花更多的金錢,待價而沽。

這其實不是新奇的事物,幾十年前在內地坐長途巴士,就有別稱「蛇仔」的仲介存在,他們吃得比司機更多,數十年後的世代,黃牛們只是換過另外一個方式存在,搶票搶票,他們真的是「明搶」。每種政策都會有人鑽空子,古今皆是,既然改變不了,自己惟有就用牛脾氣:「大不了坐飛機或者二等座,點都唔益你,吹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