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假冒親友詐騙手法翻新 AI變音換暱稱誘騙長輩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二十日電】台灣刑事局今天表示,詐騙手法「猜猜我是誰」又翻新,歹徒利用AI變聲仿冒民眾親友聲音及改成同LINE暱稱誘騙長輩。民眾可與親友建立通關密語或以其他方式聯繫確認身份,加以防範。

 刑事局透過新聞資料表示,通訊科技快速演進,詐騙老梗也進化,近期傳統詐騙手法「猜猜我是誰」出現變形版,歹徒主要詐騙目標還是鎖定年長者,但會使用AI仿冒其小孩或親友聲音,並偽造相同LINE暱稱,藉此進行詐騙。

 住中部的陳姓婦人六月間接獲顯示號碼的陌生來電,對方開頭就稱是未同住的兒子,並告知因手機遺失已重辦門號,要求被害人從LINE搜尋新帳號後加好友。

 警方說,陳姓婦人起初覺得來電者聲音與兒子相似,加上帳號LINE名稱相同,未求證後依對方指示加好友。沒多久,歹徒主動聯繫稱因急需資金付裝潢費,希望先匯款新台幣三十九萬元應急。

 未查證的陳姓婦人後續赴銀行匯款,對方事後又來電稱資金仍不足,要陳婦再匯另筆款項至另組銀行帳戶,陳婦照辦,赴銀行時被行員發現收取費用的帳號被列警示戶,提醒陳婦可能遇詐騙,被害人才驚覺遭詐騙。

 刑事局表示,假冒親人借款的詐騙手法都以年長者為主要目標,歹徒除掌握被害人親友完整姓名,並濫用AI技術變音或偽冒LINE暱稱,讓被害人誤信來電是其親人而掉入陷阱。

 刑事局說,可與親友建立通關密語當成聯繫時驗證身份的方式,若對方聲稱因換手機號碼要求重加LINE或提及要借錢,務必透過其他方式再次確認身份,切勿輕信單一管道。

 此外,民眾如發現與對方對話過程有異常,可立即切斷連線,並撥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及查證,確保個人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