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放大鏡)剖紙術的發展、技術及應用(一)  澳門文物保存修復學會 陳志亮

 剖紙術(Paper Splitting)是指把嚴重劣化紙張的兩面,從中間剖開,使一分為二,然後在兩片紙中間襯托薄的無酸紙來加固,並回復至原來部位,呈一種「三明治」結構(見附圖一及二)。此法常用於修復加固已嚴重脆化的檔案和圖書文獻,如:舊報刊等。其優點是不影響外觀之餘,又可使脆弱的紙質文物得到加固。剖紙術分機器剖紙和手工剖紙兩種,兩者原理大致相近,唯機器剖紙必須先投放資源來添置昂貴的設備,而手工剖紙除效率相對低外,修復師必須具備嫻熟的技巧。此外,由於剖紙方法會對原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損傷,在國外,一些同業人員對此法會有所保留,甚或在文物修復倫理(Heritage Conservation Ethic)層面上提出質疑。

 剖紙術始於何時,暫無稽考。同業前輩認為,剖紙術或演變自我國民間的「揭畫」技藝。這種只流傳於口述或複述的揭畫技藝,令聽者迷思,藏者擔憂,迷思在於好像魔術表演般神奇,擔憂則思慮會否被騙,如述,筆者乃只聽聞而未有親見。至於「揭畫」一詞,或可解釋如下:「繪於夾宣上的書畫,若繪者力透紙背,又或於首次裝裱後,墨跡從表面滲至下層者,均適合於揭畫。由於夾宣乃多層加厚的宣紙,於濕潤下可被分層揭開,從而使一變多」。另外,「揭畫」不同於「揭裱」,在文物保存修復角度出發,前者是一種不符合專業操守的處理,後者則屬書畫重新裝裱的過程。

 從各種文獻記載可知,在歐洲,剖紙術的最初應用與藝術品收藏有關,而其與紙質文物修復的切入點,或可從十八世紀末歐洲工業革命說起。當時的大量生產模式對紙張需求量大增,而為降低成本及耗材,以機器製漿造紙來逐步取代傳統手工造紙之餘,更使用了含有木質素(Lignin)的漿料作為造紙原料。此外,為改善紙張的書寫效果及穩定性,明礬(Alum)及松香(Rosin)又被選用來作為施膠劑。上述造紙工藝技術的轉變,因符合商業利益而得到普及。但是,眾多研究表明,由於木質素、明礬等會因老化而導致紙張發黃變脆,這問題所造成的危害一直延續至今天,因此,不難發現,現存十八世紀或以前的古籍,其保存狀況比十九至廿世紀的都要好。面對成千上萬這種稍碰即碎的紙質文獻,雖說恆常的修復處理或可勉強暫時加固,但卻遠未能達到利用方面的要求,故此,早於廿世紀卅年代,已有意大利籍的修復師,提出並試驗了以剖紙術作為脆弱紙質文物加固的方法。

 與剖紙術相關最早的中文文獻,應是高華先生於一九九一年發表的「搶救圖書館、文獻館資料的最新修復保存技術—鑄紙漿法和剖紙法」,該文譯自〔日〕坂本.勇《現代の圖書館》,一九八九年廿七卷第一冊。文中提及「……一八四八年的有關文獻就記載了這種技術初期的情形,據說這種方法當時用來將兩面繪製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剖成兩枚而予以保存下來。由於這種方法的歷史久遠,起源已難於考證。……這項技術已在一些國家的圖書館、文獻館得到了應用。熟練的技術人員在較好設備的情況下,每天可修復大開的報紙幾百張,以作為保存之用。……越來越多的歐洲、日本等地的圖書館、文獻館,已經開始實施這種工藝和修復保存技術了。」據悉,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於歐洲地區舉辦剖紙法研究班,這表明該修復技術的普及性十分廣,唯卅年後的今天,除歐、美個別的文物修復機構和私人修復公司外,剖紙術的推廣及應用已幾近停頓,箇中因由,或與修復理念及原則的轉變有關。◇ (待續)

 參考文獻:

 高華,搶救圖書館、文獻館資料的最新修復保存技術—鑄紙漿法和剖紙法[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1991(1):52。

 micrc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