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地久天長:現實主義的時光機  王 珉

 《地久天長》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創造中國電影新紀錄,男女主角王景春與詠梅在片中分飾夫妻耀軍和麗雲,承包最佳男女主角。該片以小窺大,濃縮展現三十年中國社會時代變遷背景下,普通人的心靈史。它不止是一對夫妻一生的苦難縮影,還是中國無數普通家庭的親身經歷。長達三小時的故事,平淡卻有「傷痕文學」的震撼力度。

 現實主義的電影鏡頭

 片名充滿了時空交錯感,影片在三個時間節點分為三個段落,講述家庭的變遷和兩代人的成長。電影像極了一部現實主義的時光機,帶領觀眾穿越過去直到現在,以此凝望中國三十年來的社會變遷和發展。

 作為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王小帥一直致力於做時代的見證者。《青紅》《我11》和《闖入者》三部關於「三線建設」的電影中,普通中國人在他的鏡頭中展現了生活本真的面貌,源於非寫實的現實主義風格。《地久天長》雖然主角同樣是他熟悉的工人階層,但看似真實的畫面,卻帶著強烈的意象,甚至超現實的場景來表現現實的荒誕。

 社會大環境,此一時彼一時,真實的邊界早已模糊。有人很早就下海,成為社會變遷的弄潮兒,也有人在體制裡浮浮沉沉。命運家庭的轉變和社會的起伏,在全中國的家庭中都存在共性。王小帥喜歡在電影中使用熱點新聞和曾經的流行曲,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以此提醒觀眾故事和現實之間的距離。該片描繪了知青下鄉返城、「獨生子女」政策、國企下崗大潮、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弱、南方打工淘金等。許多老歌在片中以懷舊的身份出現,都是王小帥「家園三部曲」的文化標籤,也是一代人的懷舊情緒。

 面對蓄勢待發的社會變革浪潮,耀軍和麗雲這對善良的夫妻,經歷「獨生子女」政策的打擊,中年喪子和下崗的悲慟,只能慢慢疏遠主流社會。這些邊緣群體符號化和碎片化的影像,代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無數中國人告別故土,四處闖蕩漂泊的心靈印記。

 精神和解的人文反思

 《地久天長》沿用王小帥擅長的家庭敘事,宏大與細小交織。耀軍和麗雲在面對兒子溺亡的悲劇後,時代卻無情地將他們最後的希望扼殺在搖籃中。掌管工廠計劃生育的、恰是他們的摯友海燕。最終,麗雲被強制拉到醫院流產。禍不單行,海燕的兒子帶著麗雲的兒子到水庫玩耍,造成後者死亡。發生意外的兩個家庭,從此產生無窮無盡的愛恨糾纏。

 本片的終極思想是「大團圓」的精神和解。雖然歷經生活的坎坷,但麗雲夫妻倆卻選擇寬恕和包容,一切都被歲月和解了。甚至連任性出走的養子劉星,也帶著女朋友回到了故鄉,這是親情的和解;多年後,夫妻倆的摯友海燕被查出癌症,心中有愧的後者決心把夫妻倆請回故鄉,在臨死前見最後一面。海燕啜泣中,斷斷續續地握著麗雲的手說:我們有錢了不怕,你可以生了……這是被歲月治癒的、友誼的和解;還有片末,海燕的兒子也告訴夫妻倆,當年不幸推人發生的溺水慘劇,這是對過去悲劇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