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悄然興起「網約護士」服務

 【新華社天津2月21日電】隨著共享經濟的風靡,近年來「網約護士」開始在中國多地悄然興起。日前,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讓這一領域再受關注。

 該通知對「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提供主體、服務對象、服務項目、服務管理、風險防控等提出了原則性要求,並確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作為試點省份。

 實際上,「網約護士」並非新鮮事物。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國內已陸續出現了多個網約護士平台,如醫護到家、U護、金牌護士等。

 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吳育雄介紹,廣東2015年就推出了U護平台,利用護士碎片化的空閒時間就近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目前U護居家護理服務已覆蓋了全國10多個省份,20多個市區,合作的醫療機構近80家,用戶註冊近36660人。這種靈活執業的平台不僅盤活了社會護理資源的存量,也為護士提供了增收機會。例如U護上門服務按時長付費,每小時60元到110元不等。

 不少網友表示,雖然收費可能略高,但考慮到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其實也差不多,體驗還更好。

 業內有專家認為,網約護士可以緩解護理資源供需矛盾。目前有大量的病人要居家康復,社會上還有不少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需要居家照護。如果這兩部份人都在醫院裏,要佔用大量醫療資源,社會難以承受;另一方面,居家康復也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的各類平台上,有的是患者在手機上進行註冊和身份認證後,選擇所需服務,上傳相關證明,等待護士接單。有的是用戶下單,醫療機構接單後再派護士上門。

 天津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律揚表示,此次出台的新政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和媒體報道的類似網約車模式不同,官方版的「互聯網+護理服務」更多是指實體醫療機構的派出服務,護士入戶提供護理服務可以視為執業機構的服務延伸。

 「病人網約護士由於沒有醫生參與,服務沒有連續性,所以服務質量沒有保證,還存在一定醫療風險,很難持續發展。」吳育雄說,新政對醫療護理質量負責任的主體是醫療機構,服務模式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中的一項,即家庭病床。護士上門服務執行的是醫囑,在醫療機構的醫生和管理人員的監督下完成護理服務,質量有保證。

 作為「互聯網+」新業態,安全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表示,不同護理服務的風險層級和對醫療及相關保障措施的要求不同,所以不是所有護理服務都適合互聯網方式,未來希望進一步聚焦細化「互聯網+護理服務」適合開展哪些項目,建立一個內容清單,有助於進一步確保安全、防範風險。

 記者從浙江、天津等地了解到,相關部門將組織護理和臨床專家進行研究論證,共同制定相關的服務項目目錄清單,確保醫療安全。

 另一方面,「互聯網+護理服務」對相關部門的監管能力和監管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前所有的醫療行為都發生在固定的醫療機構裏,通過『互聯網+』開始分散到患者家中,就要做到服務過程能留痕、可追溯。目前各省都在建設『互聯網+醫療』的監測平台,應將『互聯網+護理』也納入平台。」陳秋霖說。

 浙江省衛健委巡視員馬偉杭介紹,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台(浙江健康導航)已經上線,是「服務+監管」的一體化平台,對於今後開展服務能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記者 傅光宇 蕭思思 林苗苗 俞菀)◇